时间:2022-10-07 21:37:46 | 浏览:353
1942年,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将军在掩护部队撤离的时候壮烈牺牲,年仅37岁。他的牺牲令全党全军悲恸,周恩来说他是“有理论修养,同时有实践经验的军事家,他壮烈牺牲,对于抗战事业,真是一个无可补偿的损失”。彭德怀则撰写和手书了《左权同志碑志》,写道:壮志未成,遗恨太行,露冷风凄,恸失全民优秀之指挥。
为了纪念左权将军的牺牲,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将八路军总部驻地辽县改名为左权县,解放后,一贯反对搞个人崇拜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批准保留左权县的县名,左权将军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他可歌可泣的一生又有着怎样的故事?今天冷哥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左权将军的传奇人生,新来的朋友可以点一波关注,既方便回顾往期文章,也不错过以后精彩内容。
1905年3月,左权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市平侨乡,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就在左权一岁半的时候,他的父亲因病去世,家里的顶梁柱倒了,本来就穷困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吃不饱穿不暖,是左权对童年最深刻的印象。
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打猪草,放牛,帮助家里干活,每到冬天,又饿又冷,但也只能忍耐,粮食不多,如果只顾几顿饱饭,很有可能冬天就过不去了。
8岁的时候,一个私塾先生见左权机灵,专门找上门来,想要让左权到他的私塾读书,母亲却面露难色,她当然想让左权读书,但是家里实在没钱。
先生似乎是看出了母子俩的难处,慷慨地表示左权可以免费到私塾里学习,就这样,左权开始了他的学习生涯,他十分机灵,学什么都很快,老先生为他起了字号,对他严加管教。
几年后,左权顺利升入了小学,为了负担学费,他就在课余时间上山砍柴卖钱,再加上老先生的一点资助,他断断续续修完了小学。
1915年的时候左权刚上小学,虽然年纪小,但是他却比同龄人有着更加赤忱的家国情怀。当袁世凯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的消息传到校园之后,左权十分愤怒,当即写下了“勿忘五九国耻”的标语,举着横幅在村里进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袁世凯的宣传。
有志不在年高,小小的左权心中已经树下了救国救民的理想,但是这个方法又在哪里呢?左权只能不断寻找。
1922年,17岁的左权考入县立中学,也就是在这里,他看到了救国的曙光,在中学就读期间,左权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社会科学研究社,阅读了《新青年》《向导》等进步读物,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从此树立了改造社会的志向。
1923年,全国的革命热情空前高涨,左权和几个好友相商之后决定投笔从戎毅然加入革命的大军,他们告别了乡亲父老,从醴陵县城出发,由阳三石上火车几经辗转奔赴当时的革命圣地——广州。
次年,左权考上了孙中山大元帅府军政部在广州主办的陆军讲武学校,不久之后,该学校并入新成立的黄埔军校,左权由此成为了黄埔一期的学员。
与他同期的还有著名的陈赓将军,1925年,经陈赓介绍,左权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那以后,共产党的革命信仰就成为了左权将军为人处世的准绳。
同年二月,左权担任黄埔学生军的连长,随军北上,从此开始了征战南北的军旅生涯。在随军参与了对滇军和桂系军阀的战斗之后,左权又参与了平定陈炯明的战斗。
年底的时候,左权被党组织选派前往苏联留学,他先是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进修,后来又转到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军事理论。
1930年,左权结束了三年的深造生涯回到上海,九月的时候进入闽西苏区,担任红军军官学校一分校教育长的职务,作为接受过高等军事教育的人才,左权很快便得到了组织的认可与重用,12月初,他成为红新12军军长,身肩重任。
在这段时间,左权也没有忘了给母亲写信,刚回到国内的时候,他就将自己的两箱俄文书寄回老家,在给母亲的信中,他说:“母亲,我虽回国,但恐十年不能还家。老母赡养,托于长兄毓林,我将全力贡献革命。”
12月的时候,他怕母亲挂念,在百忙之中又写了封信寄回家去,信中说:“母亲,亡国灭种惨祸,已临到每一个中国人民头上,我们决心与华北人民同甘苦共生死。我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是没有一个铜板,过去吃草,准备还吃草。”
自古忠孝难两全,左权在信件中不止一次表达出自己对母亲的愧疚之情,更不止一次地表达出对军阀,对帝国主义列强的痛恨,他已经下定决心,哪怕马革裹尸还,也要捍卫自己的信仰,保卫自己的国家,然而他却被别有用心之人扣上了“托派”的高帽。
1932年6月,红军回到赣南之后,左权被执行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认为其具有政治上的错误,他军长兼政委的职务被撤销并且受到了留党察看的处分,这顶帽子直到他牺牲的时候还戴在头上。
但是毛主席对左权的革命立场深信不疑,他曾经夸赞左权是把洋面包都消化了的,是‘两杆子’都硬的人才。
尽管头上戴着政治紧箍咒,但左权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人。数十年后,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的耿飚在回忆此事的时候说,当时左权的下级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件事,也没有一点感觉左权是蒙受不白之冤,受过委屈的人。党无论安排他做什么工作,他都是二话不说,欣然领命,并且尽职尽责地做好党交给他的每一项任务。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左权忍辱负重,受得住委屈也经得住考验,一切以大局为重。
左权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出生在农民家庭,他对那种困苦有着最为深刻的感知,政治上的风浪左权从来都没有放在心里,只要还在为了人民而奋斗,左权就感到开心,感到充实。
1933年,国民党多次进攻苏区,左权再次被委以重任,成为红一军团的参谋长,长征开始之后,红一方面军作为开路先锋,经历了众多艰难险阻,打了不少的恶仗狠仗。
在这个过程中,左权发挥了卓越的军事领导才能,事实证明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在强渡大渡河的作战当中,左权率领小部队在崎岖的小路中轻装行军,出其不意地打下了岳西县城。为了吸引国民党军队的注意力,他又带领着战士一天之内急行军140华里,越过晒经关,攻占大树堡渡口,再令战士们摆出渡河的架势。
国民党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顿时慌了,立即派兵前来,而后,红一师主力顺利突破泸定桥,甩开了追击而来的国民党部队。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史称西安事变。中央代表团赴西安谈判,杨虎城为了表示自己合作的诚意,邀请我党派遣一名军事专家到西安共商城防以及护卫中共代表团的相关事宜。
毛主席再三考虑,决定让左权前去,他根红苗正,是黄埔一期的优秀学员,还留苏学习过五年,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就这样,左权领命前往西安。
这次西安之行让东北军以及西北军对左权将军赞叹不已,毛主席听了之后非常高兴,提到左权的时候,总以“我的湖南小老乡”相称。
后来,国共合作抗日,红军也改编成为八路军,毛主席提出由左权担任副参谋长,这遭到了部分人的反对,他们认为左权的“政治问题”还没有解决,不能委以重任,但是毛主席最终还是力排众议,一锤定音,就这样,32岁的左权成为了我军的核心人物,被国民党授予少将军衔。
1939年,蒋介石狼子野心败露,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国民党第97军军长朱怀冰和冀察战区鹿钟麟,石友三率领部队一起向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了猛攻。
时任八路军第二纵队司令的左权率领战士们发起自卫反击战,经过数天激战,击溃了国民党,保住了太行抗日根据地。
1940年,左权将军的妻子为他诞下一名女娃,左权乐得合不拢嘴,但是在给孩子取名的时候,以往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眉头都不皱一下的左权将军却犯了难。
关键时刻彭老总给左权支招,说:“伯承同志的儿子生在太行山区,就叫刘太行了,你这个女娃娃生在辽县,就叫太北吧!”就这样,左权女儿的名字确定了下来。
当时我军正处于筹备百团大战的紧要关头,虽然心中欣喜,想多看看自己的女儿,但他还是压下了激动的心情,积极开展筹备工作。
几个月后,左权忙完手头的战略部署之后才抽了半天空去看了看母女俩人,由于身体虚弱,妻子刘志兰还在卧床静养。
见到家人,左权脸上忍不住浮现出开心的笑容,在喂小太北喝汤水的时候,左权告诉刘志兰,说要把他们转移到延安,大战在即,伤员和妇女儿童都应该往相对安全的延安转移,刘志兰也没说什么,只是叮嘱丈夫注意安全,左权嘿嘿一笑,满口答应,送妻女离开之前,一家三口还照了一张全家福,这张照片也是左权将军唯一一次与小太北同框。
战况焦灼的时候,左权也没有忘记妻女,得知他们平安地抵达沿延安之后,左权给妻子写下了一封家书,从那以后,他几乎每隔两个月就会寄一封家书,直到牺牲的时候,他一共寄出了12封家书。
百团大战之后,彭德怀刘伯承领导的八路军受到了重点针对,1942年5月,日军侦查到了八路军总部就设在辽县,他们立即组织兵力,企图对我军根据地进行包围。
我军在关键时刻得知了这个消息,立即下令转移指挥部,但是由于总部的机关人员大多都不是战斗人员,再加上有不少的设备不能舍弃,所以行动起来较为迟缓。
负责殿后的小股部队难以抵挡敌人的火力,万般危急之中,彭德怀和左权商议之后决定分散突围,他们带领一部翻越十字岭之后往西北去,而罗瑞卿带领一部往东前往武安。
在翻越十字岭的过程中,左权自告奋勇殿后,警卫员拦都拦不住,他催促着后边的战士们加快脚步,赶紧翻越大山,就在这时,日军的飞机呼啸着朝众人飞了过来,左权大喊提醒同志们卧倒,但是他自己却迟了一步,被一发日军的炮弹击倒。当战士们醒来的时候,发现左权已经倒在了血泊中,一动不动。
敌人的飞机还在呼啸,战士们只能压下心中的悲痛,咬牙前行,总部安全之后,彭老总强忍泪水向中央汇报了左权牺牲的消息。
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左权献出了自己的全部,他留给家人的,是一个抹不去的背影,还有那一封封的家书。刘志兰将这些家书视为珍宝,小太北大一点了,刘志兰就将这些信件读给她听,里边都是一些家长里短,但读着读着,刘志兰就会忍不住落下泪来。而左权的老母亲更是多年没有他的消息,直到解放战争结束之后,老母亲才知道,自己日思夜想的小儿子已经为国捐躯7年了。
为了纪念左权将军,根据辽县数万民众签名请求,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批准将辽县改名为左权县,新中国成立以后,毛主席特意批准左权县保留县名,以纪念左权将军,之后,十字岭也被左权县人民政府改为左权岭。左权将军一生戎马,为大家舍小家,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而我们能做的,就是铭记历史,让左权将军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本期文章到这就结束了,欢迎各位留言评论,喜欢本期内容的朋友请长按点赞支持一下,下期精彩我们不见不散。
太行山的草木提示:洋姜和西红柿是能给英雄生命营养的草木,就像离别路上,刘志兰带给左权的那些苹果!太行山,巍然屹立,没有人能一下子将它全部拥抱。因此,太多的人,一直默默注视着那里的一草一木,成了一生一世的牵挂。砖壁村,是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蟠龙
1942年,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将军在掩护部队撤离的时候壮烈牺牲,年仅37岁。他的牺牲令全党全军悲恸,周恩来说他是“有理论修养,同时有实践经验的军事家,他壮烈牺牲,对于抗战事业,真是一个无可补偿的损失”。彭德怀则撰写和手书了
1选对国家,根据自己的自我评估,资金实力,目标要求,决定去哪个国家留学!美国名校林立,大学教育体制教学理念方法更是世界一流!英国大学历史悠久,科研学术领域更是世界顶尖,科研设备,环境,更是遥遥领先,位于世界顶端,也是名校林立。加拿大,澳大利
叶挺左权不死可否封帅?官方早已给出结论:叶挺元帅左权大将!十大元帅叶挺和左权能否当元帅一事早有定论关于叶挺和左权,军事爱好者们议论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如果他们活到1955年授予的话,会不会成为元帅?关于这个假设众说纷纭,有人说肯定是元帅,叶挺
黄河新闻网晋中讯 太行天下脊,波澜壮天地。左权,这块镶嵌在太行山中段的红色土地,是一座山水生态秀美之城——境内420余座山峰巍峨高峻、奇峰林立,2200余条河流潺潺流淌、清澈如镜,800余处景观风光旖旎、巧夺天工。有“许由洗耳”之幽隐,“五
1942年10月10日,河北涉县的莲花山下,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罗瑞卿对聚集在一起的军民发表了讲话:“给烈士行礼并没有完事,今后还有三件事要做。第一件是报仇,第二件是报仇,第三件还是报仇。”一时之间,报仇的呼声响彻云霄,令大地同悲。这个让军
1942年5月,一份七个字的电报被送到延安,看完电报内容之后,延安方面对其进行了回复,延安方面回复:"殊深哀悼……"短短几个字的电报背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我国著名的抗日将领左权将军不幸在那一场战斗中壮烈牺牲。左权牺牲时年仅37岁,在我国
1942年的太行山,纵然草木青翠景色秀美,但是依然遮挡不住那冲天的硝烟气息。太行山抗日根据地虽饱经战火摧残,但依然是日军永远都拔不掉的“眼中钉肉中刺”!而日本侵略者为了探取到有关八路军的消息,专门成立了一个秘密小组。凭借着先进技术,这个小组
左权出生于1905年,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员。曾在苏联留学,毛泽东曾说他是吃了洋面包而消化了的。是不可多得的理论与实践都有的军事家。在惊叹于左权的战绩的同时,他的气魄和为国奉献的勇气也令人敬佩。所以为了国家,她辜负过自己的妻子和儿女,而他们
左权是抗日战争中十分出色的一名将军,作为军队的指挥员,他在军事方面的优秀能力毋庸置疑,他早年从黄埔军校毕业,还是一个非常有文采的人,还曾发表过许多军事方面的理论作品,对于毛主席的思想,他更是研究的十分透彻,可以说我国的军事发展离不开左权将军
一、各乡镇人口与土地晋中榆次区1郭家堡乡52452人晋中榆次区2张庆乡39144人晋中榆次区3乌金山镇36605人晋中榆次区4修文镇35040人晋中榆社县1箕城镇33723人晋中榆次区5东阳镇30201人晋中榆次区6北田镇24609人晋中左
职位:先说职位,左权是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级别最高的指挥员,左权牺牲时,职位为十八集团军副总参谋长,也就是八路军的副总参谋长,在国军作战序列中位列少将。当时左权为副总参谋长,而叶剑英为总参谋长,同时叶剑英在十大元帅中排行最末,单以职位
在抗战时期,八路军、新四军牺牲了很多高级将领,其中最可惜的,无疑要数左权了。1942年5月25日,左权为了掩护机关撤退,不幸牺牲,年仅37岁,正是建功立业最好的年龄。更让人痛心的是,左权将军在人生的最后时刻,竟然还是“戴罪之身”,曾被扣上了
1942年春,本该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时节,但在刚刚经历了日军五一大扫荡的冀中平原上,却是一片寂静荒凉的景象。然而战场上的寂静和日军后续频繁的电令往来、部队调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华北各抗日根据地都明白,日军一定会有更重大的行动!果不其然,
1942年5月,日军毫无征兆的突然摸清了我军大本营的具体位置,趁机突然发动袭击,左权负责带领机关非战斗人员突围,不幸牺牲。左权作为八路军的高级将领,在军事,革命上的才华非常突出。他参加过长征,指挥过大渡河,腊子口等战役,也多次击碎了日军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