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7 21:59:18 | 浏览:210
作者:忘情
1937年年底,朱德、彭德怀、左权率八路军总部机关及特务团,随129师移驻晋东南。不久,朱德将特务团1营调回延安执行任务,将特务团机关及3营调出组建军分区。鉴于特务团只剩下2营,兵力不敷使用,于是又扩编了1个新兵营。在这个营,许多人是红四方面军长征途中掉队,后又想方设法赶来归队的老兵。剩下的基本都是从北太游击支队拔来的游击战士,可谓新兵不新。
1938年初,山西日军准备进攻临汾。蒋氏下达了“第一、第二战区即日反攻”的命令,以策应第五战区徐州会战。朱德遂率八路军总部及仅有2个营兵力的特务团,于当年2月转移到安泽地区。
通过各种手段侦知这一消息的日军,立即兵分几路,分进合击,准备一举捣毁八路军领率机关。朱德、彭德怀并不为所动,该干嘛干嘛,身为副参谋长的左权见劝不动二位首长立即转移,便一面仔细检查各种警卫措施,一面部署侦察,汇集各方消息,去芜存真,整理后上报朱、彭二位首长,供他们下战斗决心作参考。在那段日子里,左权成了总部机关里最忙的人,但他连眉头都不皱一下。
在总部机关抵达府城后,有一天,左权亲自带着几个侦察员外出侦察,归途中见特务团2营营长欧致富正在草滩上训练新兵,便上前询问,问他有多少部队能立刻投入战斗。当获悉6连有近200人,是清一色的红军老兵,战斗力最强,却要负责首长们的贴身警卫。只有4连和5连能出击。此外,新兵营还可以抽出2个连,但他们目前枪支极少,几乎就是徒手部队。
对“家底”心中有数的左权,返回总部后,对着五万分之一的地图向朱德、彭德怀汇报:侦悉,近3000名日军从距府城约10余里的良马村方向来袭,总部特务团能立即投入作战的兵力约三四千人。虽说敌我力量悬殊,但我军必须硬着头皮迎击。不过,存在临汾的军需物资可能没法运走,位于总部背后的友军也来不及转移,会造成更大的混乱。可一旦打起来,总部能否安全转移就两说了。
朱德听罢,当场下战斗决心:“打!不过,还是要唱我们井冈山的拿手好戏。正面顶一下,又绕到敌人侧后打,让敌人团团转。总部工作人员,有枪的都组成战斗分队,减轻警卫6连的压力。”会后,总部机关将指挥所转移到府城左侧的山头上,从容指挥战斗。
战斗一开始,前出侧击来袭日军的特务团4连连长就身负重伤。左权立即令欧致富前往接管4连,并要求他将部队以战斗小组为单位撒开,四处袭扰敌人,打一阵子就换个地方,绝不与日军硬顶纠缠。
靠着游击战术,特务团首批投入战斗的2个连队,迟滞了日军整整一昼夜,毙伤敌百余人。总部机关得以较为从容地组织府城地区群众转移。在左权的一再要求下,甚至说出首长不走,部队没法放开手脚打仗的情况下,朱德、彭德怀这才同意转移。左权令王政柱率领警卫6连和参谋班子的大部分成员,将朱、彭二位首长护送到20里外的刘家村,又让特务团新兵营随总部机关行动,以备不时之需。而他本人,却只在身边留了2个参谋和1个骑兵通讯班,继续在原地坚持指挥2个连的战斗。
朱德在转移途中,偶遇前来汇报情况的欧致富,听他反映日军颇为骄狂,连辎重队都敢脱离战斗部队的掩护,大摇大摆如入无人之境时,低头思考了片刻,然后命令欧致富:“根据种种迹象判断,日军的真正目标是临汾。现在总部转移了,日军应该不会绕山路来找总部的麻烦,机关的安全问题不大。这样吧,你从2营抽出1个加强排,带上新兵营1个老兵连,去打鬼子的辎重队。记住,打了不跑,不要恋战。”
因为急于攻打临汾的缘故,这一大坨日军在府城过夜后,第二天天刚放亮,便拔营起寨赶往临汾。可能头天八路军的四出袭扰让日军心有余悸,这一次,日军的辎重队紧紧跟着步兵前进,这让我设伏部队感到不好下手。就算勉强打伏击,只怕也难以脱身。
于是,欧致富便令这大约1个加强连的设伏部队在公路侧面与敌平行前进,争取赶到该敌前面,另择战机,并派通讯员将这些情况飞报总部。不久,特务团2营的2个连在敌行军队列后面开枪袭扰。日军辎重队和警备分队停下了脚步,严阵以待。而前面的日军战斗部队却依旧疾进。这样一来,二者之间终于出现了空挡。
或许是心有灵犀吧,2营4连、5连扰敌一阵后,也先后侧敌疾进,赶到了日军辎重队行进方向的前面,在一个山口设伏。偏偏他们设下的埋伏圈,就在欧致富设下的埋伏圈前面,形成了连环埋伏。
获悉战场情况发生了变化,朱德令警卫6连抽出大部分手榴弹,交给2个新兵连,由左权率领赶往战场与2营各连会合,由左权接手指挥战斗。朱德还特意当面叮嘱2个新兵连的连长,要求他们在我袭击部队开火,迫使日军车队停下来后,迅速靠上去,猛砸手榴弹,然后冲上去夺取日军枪支武装自己。
左权率部抵达伏击战场后,让欧致富率领的加强连堵头,4连、5连截尾,2个新兵连分从公路两侧击腰。战斗打响后,日军辎重队打头的汽车被击瘫,堵住了前进道路。后续车队赶紧刹车,日军辎重兵和警备分队刚下车,还没等展开战斗队形,几百枚手榴弹便如雨点般砸了过来,直炸得日军抱头鼠窜,哭爹喊娘。未等爆炸声停歇、硝烟散尽,几百名八路军新兵便冲了上去,见枪就抓,见手榴弹就拿。在很短的时间里,他们便将自己武装成了装备齐全的战斗连队。
这一仗缴获颇丰,参战的近2个营八路军,搬了好几个小时才算将战场基本打扫干净。朱德闻讯,甚是欣慰:“不错,不错。咱们的警卫部队和新兵营也能‘发洋财’,这样的便宜仗,多多益善!”
在琳琅满目的战利品中,朱德只挑了副望远镜作纪念。其他吃的、穿的、用的,他都下令分下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闻讯,觉得警卫总部的兵力过少,这仗打得有点悬,于是便从军区警卫营中抽出1个连,又让杨成武从一分区老1团中抽出个老连队,一并送到总部,加强特务团的实力。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太行山的草木提示:洋姜和西红柿是能给英雄生命营养的草木,就像离别路上,刘志兰带给左权的那些苹果!太行山,巍然屹立,没有人能一下子将它全部拥抱。因此,太多的人,一直默默注视着那里的一草一木,成了一生一世的牵挂。砖壁村,是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蟠龙
叶挺左权不死可否封帅?官方早已给出结论:叶挺元帅左权大将!十大元帅叶挺和左权能否当元帅一事早有定论关于叶挺和左权,军事爱好者们议论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如果他们活到1955年授予的话,会不会成为元帅?关于这个假设众说纷纭,有人说肯定是元帅,叶挺
黄河新闻网晋中讯 太行天下脊,波澜壮天地。左权,这块镶嵌在太行山中段的红色土地,是一座山水生态秀美之城——境内420余座山峰巍峨高峻、奇峰林立,2200余条河流潺潺流淌、清澈如镜,800余处景观风光旖旎、巧夺天工。有“许由洗耳”之幽隐,“五
1942年10月10日,河北涉县的莲花山下,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罗瑞卿对聚集在一起的军民发表了讲话:“给烈士行礼并没有完事,今后还有三件事要做。第一件是报仇,第二件是报仇,第三件还是报仇。”一时之间,报仇的呼声响彻云霄,令大地同悲。这个让军
1942年5月,一份七个字的电报被送到延安,看完电报内容之后,延安方面对其进行了回复,延安方面回复:"殊深哀悼……"短短几个字的电报背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我国著名的抗日将领左权将军不幸在那一场战斗中壮烈牺牲。左权牺牲时年仅37岁,在我国
1942年的太行山,纵然草木青翠景色秀美,但是依然遮挡不住那冲天的硝烟气息。太行山抗日根据地虽饱经战火摧残,但依然是日军永远都拔不掉的“眼中钉肉中刺”!而日本侵略者为了探取到有关八路军的消息,专门成立了一个秘密小组。凭借着先进技术,这个小组
左权出生于1905年,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员。曾在苏联留学,毛泽东曾说他是吃了洋面包而消化了的。是不可多得的理论与实践都有的军事家。在惊叹于左权的战绩的同时,他的气魄和为国奉献的勇气也令人敬佩。所以为了国家,她辜负过自己的妻子和儿女,而他们
左权是抗日战争中十分出色的一名将军,作为军队的指挥员,他在军事方面的优秀能力毋庸置疑,他早年从黄埔军校毕业,还是一个非常有文采的人,还曾发表过许多军事方面的理论作品,对于毛主席的思想,他更是研究的十分透彻,可以说我国的军事发展离不开左权将军
一、各乡镇人口与土地晋中榆次区1郭家堡乡52452人晋中榆次区2张庆乡39144人晋中榆次区3乌金山镇36605人晋中榆次区4修文镇35040人晋中榆社县1箕城镇33723人晋中榆次区5东阳镇30201人晋中榆次区6北田镇24609人晋中左
职位:先说职位,左权是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级别最高的指挥员,左权牺牲时,职位为十八集团军副总参谋长,也就是八路军的副总参谋长,在国军作战序列中位列少将。当时左权为副总参谋长,而叶剑英为总参谋长,同时叶剑英在十大元帅中排行最末,单以职位
在抗战时期,八路军、新四军牺牲了很多高级将领,其中最可惜的,无疑要数左权了。1942年5月25日,左权为了掩护机关撤退,不幸牺牲,年仅37岁,正是建功立业最好的年龄。更让人痛心的是,左权将军在人生的最后时刻,竟然还是“戴罪之身”,曾被扣上了
1942年春,本该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时节,但在刚刚经历了日军五一大扫荡的冀中平原上,却是一片寂静荒凉的景象。然而战场上的寂静和日军后续频繁的电令往来、部队调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华北各抗日根据地都明白,日军一定会有更重大的行动!果不其然,
1942年5月,日军毫无征兆的突然摸清了我军大本营的具体位置,趁机突然发动袭击,左权负责带领机关非战斗人员突围,不幸牺牲。左权作为八路军的高级将领,在军事,革命上的才华非常突出。他参加过长征,指挥过大渡河,腊子口等战役,也多次击碎了日军的大
作者:苏区放牛娃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壮烈牺牲,系八路军在抗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鲜为人知的是,左权将军牺牲的时候,有一人就在他的身边,而且身受重伤,一只眼睛被打瞎,一条胳膊被打断。每当谈起左权将军牺牲之事,他都泪流不止,心
作者:慎独声明:“兵说”原创稿件,抄袭必究在我军历史中,1955年授衔的十大元帅与十大将是旗帜一般的人物。自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到1955年授衔,我军几乎每一年都在作战,这其中无数指战员牺牲在战场上。在牺牲的指战员中,有不少军事天才,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