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7 22:06:55 | 浏览:3245
作者:枪骑兵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望远镜是军事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发明,它的诞生给作战指挥提供了很大帮助,也让远程精确瞄准有了实现的可能。在战争年代,望远镜成为将领的标配爱物,例如我军两大战神林彪和粟裕,都有三件完全一致的“贴身珍宝”:望远镜、指北针、地图。足见望远镜对军事指挥员的重要性。
望远镜的好坏,取决于望远镜的镜头。这种镜头与照相机、摄影机的镜头原理类似,都是科技含量较高的高晶玻璃制品。而这种高晶玻璃技术在18世纪,还是欧洲顶级的军事机密,当时能制造这种高晶玻璃的国家是德国(德国光学产品一直是品质象征)。德国人为了提高望远镜摄影机镜头的“透光率”,费劲心思做了无数“秘方”,添加了一些特殊的感光元素,研制出来的高晶镜头,犹如猫眼鹰目一样晶莹剔透,千米之外纤毫尽见。
不过,如此高晶高光的玻璃制品,也相应有一个弊端,就是晶度太高,会如宝石一般反射光芒。很远之外都可能被人发现,这也成为战场上一个非常危险致命的因素。战争史上,有不少战例,就是由于携带望远镜的指挥员因为望远镜镜头反光被敌人发现,不幸阵亡。
战争岁月里,这些事例给官兵很大的震惊,以至于出现不少夸张夸大的谣言,竟然误以为人的眼睛也会反光,而被敌人发现。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就闹过这样的笑话,有的战士躲避敌机轰炸时,连眼睛都闭上,或者不敢抬头看敌机。后来一询问,才知道是因为“肉眼会反光”这样的谣传所致。
在我军的战史中,确有一些因为望远镜镜头反光而不幸牺牲的指挥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三位烈士。
第一位:邓萍军长。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红三军团参谋长军兼红五军军长邓萍,率部担任右路先锋,参加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1935年2月27日,邓萍所在部队参加攻打遵义城战斗,邓萍在遵义城外用望远镜侦察。他们伏在草丛中,但望远镜镜头的反光被城头的蒋军士兵发现,结果敌人偷偷找来“神枪手”,悄悄瞄准邓萍方位,邓萍军长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7岁。
第二位:左权将军。
1942年5月,侵华日军对太行山八路军总部发起“五一大扫荡”,旨在彻底消灭八路军的首脑机关。八路军总部被日军追击并包围,由于总部机构多,工作人员和重要物资器械也多,转移工作艰巨,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主动担任掩护。他率129师769团断后,掩护总部安全转移。
在最后一次战斗中,左权与769团团长漆远渥在一道山梁上指挥阻击,他举着望远镜观察敌情,不幸被日军发现。日军一看是望远镜镜头的反光,判断是八路军指挥员,于是调来数门迫击炮,一起向左权所在位置射击,一发炮弹在两人中间爆炸,左权将军牺牲,漆远渥团长也被击中一只眼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第三位:赵连玉副师长。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经过近一个月的战斗,我军完成预定任务后撤军回国。3月9日,126师部队在距离祖国仅几里路的地方,副师长赵连玉和指挥所人员观察地形。赵连玉举起望远镜,镜头在阳光映照下闪闪发光,被越南狙击手发现,一枪击中赵副师长脖颈,赵副师长当场牺牲。战士们愤怒地搜索现场,誓要抓获凶手。狙击手被抓获后,大家都很吃惊,原来这是一个越南老农。这个老农在越南抗日战争时期是名游击队员,参加了抗法、抗美战争,也见证过中越友谊,现在却恩将仇报,对我军施与罪恶之手。
左权1942年5月22日晚,八路军总部副参谋长左权很早就从军事会议室回到房间,他从抽屉里拿出纸和笔,给妻子刘志兰匆匆写下了一封家书。这原本是一封普通的家书,不料成为左权生平最后的家书。左权在信的结尾处写道:“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
在我党的军事史上,有这样一位将领,他死后,毛主席为他亲选墓地,彭德怀元帅为其亲笔撰写墓志铭,朱德、林彪等高级将领均为他作诗悼念。是什么样的将领死后如此哀荣备至呢?他就是左权(1905-1942),我国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曾先后参加强
1942年5月,日军对八路军进行大规模扫荡,突袭了前敌指挥部。在最危险的时刻,左权坚决要求断后,掩护群众和指挥部先撤。5月25日,在山西辽县的一场突围战中,一颗炮弹落在了左权的身旁,不幸殉国牺牲了,年仅37岁。左权是八路军的高级将领,担任八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1942年5月,为了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左权作为指挥员,身先士卒,在辽县十字岭地区不幸中弹牺牲。左权牺牲的消息传回中央,
1942年的5月,日军集结了3万人的兵力,试图对八路军在太行山的军事根据地进行“扫荡”。当时左权和彭德怀率领的部队正驻扎在这里,两人商量过后,决定分开行动,各自作战。左权决定由自己断后,带领总直机关、北方局党校等突出重围。5月23日,在一切
左权影响力有多大?牺牲后毛主席为他立下一规矩,沿袭至今未更改。左权将军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牺牲的职务最高的指挥员,1942年牺牲时年仅37岁,毛主席得知消息后,悲痛万分,亲笔题写:“为左权同志报仇”,并立下一个规矩。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942年5月,日本对太行山根据地发起了“大扫荡”,左权指挥一支部队,掩护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机关突围,头部被弹片击中,英勇牺牲。左权是八路军在抗战时期牺牲的最高将领。为了纪念他,彭德怀亲笔撰写并手书了《左权同志碑铭》。很多人会说,左权将军如
【环球网报道 见习记者鲍宇雁】1982年5月的一天,42岁的左太北收到了母亲寄来的一沓信件,那是她的父亲在与妻女分别的21个月里,写给她们的家信,读着这些家书,左太北泪流不止,因为,这是她第一次看见父亲留下的信件,也才知道,原来她有个这么疼
1905年,左权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的一个农民家庭,1924年入黄埔军校一期学习,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黄埔军校教导团任排长、连长,参加了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1925年12月赴苏联学习,先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后转入伏龙
来源:人民网 作者:康鹏核心提示:1941年11月,左权再次写信向党申诉,这封信由彭德怀用电报拍发给中央书记处。然而,中央却一直没有对他的“托派”和留党察看问题进行明确表态。左权牺牲后,林彪非常难过,他对左权的妻子刘志兰说:“左权从黄埔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