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7 22:08:04 | 浏览:2283
1955年,为了适应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需求,我军开始建立军衔制度,决定于1955年内完成现役军官的授勋工作。
1955年9月27日,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隆重而端庄的授勋大典。此次典礼中一共授予元帅和大将各10人,上将55人,中将175人,少将798人。
图|毛主席在授勋大典上
这些将帅都成为了新中国历史上旗帜一般的人物,然而在滚滚历史长河之中,有许多革命先烈过早地离开了我们,牺牲在了一线战场上,长眠于炮火硝烟中。
新中国的成立离不开每一位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和英勇牺牲,我们所享受的每一天和平都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能力和资历都非常出众的优秀将领,其中有许多的潜力巨大的将才、帅才,可惜他们早已为国捐躯,没有亲眼见证革命胜利的那一天。
图|授勋大典
如果这些人能活下来,我军的元帅、大将远远不止20人,叶挺、卢德铭、王尔琢、彭雪枫、刘志丹、左权等人都是潜力巨大的猛将,还有张子清、朱云卿、罗炳辉等等都是可塑之才。
其中,尤以左权的牺牲最为可惜。
图|左权
理想中的英雄往往出自世家,而现实中的英雄大多来自平凡。
左权的出身就非常平凡,甚至称得上微寒。
1905年3月15日,左权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市平侨乡的一户贫苦农家之中。左权的童年是不幸的,一岁半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左权有三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但即便是作为老幺,左权也没有享受过一天好日子。
后来,醴陵一带闹起了饥荒,为了活命,母亲带着左权四处乞讨为生。
图|左权
都说“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左权父亲去世没多久,祖父、祖母也相继过世了,左家就剩下了孤儿寡母。为了养活五个孩子,左权的母亲用瘦弱的身躯撑起了左家大梁,燃烧自己所有的生命去哺育孩子们。
在左权的印象中,母亲似乎没有年轻过,30多岁就被生活的重担压弯了腰,满脸的愁容和抚不平的皱纹。左权很懂事,看着母亲苍老的容颜,他尽己所能地帮助母亲分担家中的活计。
在别的孩子玩耍做游戏的时候,年幼的左权就帮着家里人开始干活,打猪草、放牛、背柴火他都干过。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做这么多的农活,左权发育严重不良,看起来非常瘦弱,但是生活的艰难与不堪并没有磨灭少年眼中的光。
图|孙中山
在左权的一生中,叔父左铭三的影响是巨大的。左铭三是当地思想非常先进的爱国青年。孙中山刚发迹的时候,左铭三就积极响应了孙中山的革命呼吁,受左铭三的影响,左权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
左权坚信“知识改变命运”,从6岁开始就不放弃一切学习机会,虽然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对于“命运”这个词语没什么概念,但是左权相信学好文化知识就可以出人头地,就可以让母亲吃饱穿暖!
怀着这样的信念,9岁那年,左权考取了醴陵县第八国民小学,这是一所新式学校,学校里面学的是国文、算术、体操、手工等新式课程,对于来自旧社会私塾,成日里“之乎者也”的左权来说,这一切既新鲜又有趣。
图|宋时轮
年少的左权一边求学,一边帮母亲做农活,他在上课的时候极其认真,生怕自己错过任何一个知识点。后来左权考进了醴陵县立中学。在这一段求学生涯中,左权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挚友——宋时轮。
这个名字大家应该不陌生,宋时轮也是我党资历很老的老革命家,后来成为了开国上将,一身的战功与辉煌。就这样,左权和宋时轮一同投身于革命洪流之中。
1923年年底,左权正式弃笔从戎,告别了醴陵的父老乡亲,和宋时轮等人一同出发,经由长沙、汉口、上海等地奔赴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
临行前,左权的母亲泪湿满襟,恋恋不舍。左权向母亲许诺自己一定会回来,谁知这一去竟是永别,直到左权牺牲,他都再未回到这个养育了他整个童年的故土。
图|黄埔时期的左权
来到广州后,左权考入了黄埔军校。这个时期的黄埔军校还是非常自由的,作为当时中国的顶级军校,学校的学习氛围非常自由,允许学生阅读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各种先进思想书籍。
在这种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中,左权接触到了各种进步思想,得到了飞快的成长。
1925年,在陈赓的介绍下左权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成为了一名无畏的无产阶级战士。也是在这一年,左权开启了自己的军事生涯。
因为在东征中表现出色,毕业后左权得到了前往苏联留学的机会,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中,左权的军事指挥思想和军事理论知识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在这个卧龙伏虎的苏联高等军事学校中,左权也是非常出色的尖子生。
也正是在伏龙芝学习的这段时间中,左权结识了刘伯承等人,在日后的革命生涯中,大家都成为了生死与共的好战友。
图|左权、刘伯承
“大革命”失败后,左权等人被召回国内。回国后,左权并没有着急回家探望,而是写了一封信,拜托家中兄长一定要代替自己照顾好母亲,替自己尽一尽孝心。
从这封信开始,就已经可以看到左权那颗为了革命、国家、人民奉献一切的赤诚之心,从这一刻开始,左权就已经做好了为革命胜利奉献一切的准备。
1930年12月,左权走马上任,成为了红新十二军军长。次年12月,左权成为了红第五军团15军团政委,不久任军长兼政委。文职和武职都由一人担任的情况在我军并不多见,同样,像左权这样的文武全才,也不多见。
左权来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后,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地与实际战斗结合在了一起。左权的军事主张,大大减少了博古、王明等人造成的“左倾”错误给红军造成的实际影响。
图|毛主席
毛主席经常夸赞左权:“吃了洋面包而消化了的。”毛主席的这句话就是在称赞左权不仅将理论知识学得很好,还将这些理论知识成功地与现实战斗相结合,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毛主席很喜欢左权这样“装着洋墨水”又“吃得下窝窝头”的将领,在此后的革命生涯中,毛主席一直都非常欣赏左权。
卢沟桥事变后,左权的家中遭遇重大变故。哥哥去世,叔父年迈,左铭三等人给左权写了一封信,希望左权可以回家中主持大局。
时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的左权刚从前线上下来,还没来得及洗去一身的硝烟与尘土,就给叔父写了回信。
图|左权
在信中,左权婉拒了家人的请求,写道:“叔父!我虽一时不能回家,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奋斗!”
后来,战事稍闲,放心不下的左权又给母亲写了一封信,左权在信中写到了自己无法回家的原因:“母亲!亡国奴的确不好当……日寇不仅要亡我国,还要灭我之种,亡国灭种惨祸,已降临到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头上!”
左权还对母亲说道中国抗战必然是艰苦而持久的,只有持久作战,才能赢得这场胜利!
不得不为左权的清醒而感叹,更为左权的赤诚之心而深感震撼!
左权说到“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这句话真不是夸张,在左权从军的十余年中,别说结婚生子了,就连恋爱都没谈过。其实在苏联留学的时候,左权有过一段恋情,但是这段恋情却迫于局势而匆忙结束了,从此以后的十多年中,左权再也没谈过恋爱。
图|左权
1938年,左权在长乐之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不仅歼灭了大批敌人,还缴获了一大波物资和辎重,左权也得到了提拔,升任八路军前方指挥部参谋长。
事业得意的左权情场却相当失意。30多岁的大小伙子还是光棍汉一个,左权的相貌和人才都是相当不错的,要是放在今天,身穿挺拔军装的左权绝对不缺追求者。
朱德总司令一直都非常关心战士们的身体与生活,眼看着左权一天比一天大,却连个小姑娘手都牵不着。朱德心里急啊,为此,朱德经常和夫人康克清唠叨左权的终身大事。
1939年,左权的“爱情齿轮”终于开始转动了。
图|帅气的左权
这一年2月份,中央巡视团来到了部队,有一位英姿飒爽,身材窈窕的女战士在台上发表了讲话,左权只看了一眼便深深着迷,再也挪不开眼睛了。
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当我们生命中对的人出现时,明明对方看起来没什么过人之处,但我们就是为对方深深着迷,无法自拔,说不出对方哪里好,但就是谁都替代不了。
左权内心早已风起浪涌、澎湃不已,但是内敛稳重的他表面上看起来却依旧云淡风轻。左权将这份“暗恋”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这位女同志叫做刘志兰,窈窕清秀,虽不是什么过目不忘的大美人,但是气质也十分不俗。
图|朱德与康克清
巧的是,朱德夫人康克清也在台下看到了刘志兰,也被刘志兰吸引,康克清当时就觉得这个有才有貌的姑娘很不错,和左权十分般配。
康克清担心自己的眼光不好,就找到了彭德怀的夫人浦安修商量这件事,没想到浦安修也觉得很不错,就这样,康克清和浦安修就开始有意地撮合左权和刘志兰。
为了让两人有更多的接触机会,康克清找机会将刘志兰留在了八路军队伍中。
图|彭德怀与浦安修
朱德自告奋勇当上了月老,给左权做起了思想工作,其实左权还是很喜欢刘志兰的,只是刘志兰比左权要小15岁,这巨大的年龄差让左权总是畏手畏脚的。
后来在朱德的积极开导下,左权和刘志兰于1939年4月结成了革命夫妻,这一对革命夫妻从结合时就注定了不平凡。
婚后没几天,刘志兰就去参加边区妇女的组织工作了,这对新婚燕尔的小夫妻,一周才只能见上一次,即便这样,两人依旧恩爱非常,也毫无怨言。
后来,左权的女儿出生了,刘志兰在八路军总部医院生产的时候,抗战正进入关键时期,左权根本没工夫顾及这母女俩。
图|左权、刘志兰合影
为了刘志兰母女的安全,左权决定将妻女送回延安,在出发前,左权一家人照了一张甜蜜的“全家福”。照片上,刘志兰抱着年幼的女儿,夫妻二人笑得恬淡又温柔,左权坚毅帅气,刘志兰温柔知性,如果不发生意外的话,这该是多么幸福的一家人。
殊不知,这张照片,成为了他们最后的一张合影。
图|百团大战
1940年8月,八路军发动了百团大战。这是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战争,在我军历史上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曾多次被翻拍成各种影视作品。
百团大战前夕,左权从百忙之中抽身去看望了刘志兰母女,妻子埋怨了左权几句,说他不来看望。左权只是笑着听妻子唠叨,然后拿起炕头上的脏尿布洗干净,晾晒好,又端来了米汤小心翼翼地喂给女儿吃。
看着女儿肉乎乎的脸庞,左权满眼的慈爱,满脸的幸福,如果时间能停留在这一刻有多好!
图|刘志兰
刘志兰唠叨了几句,消气了,左权才开口对妻子解释了前线的情况,还想办法逗妻子开心,看到妻子破涕为笑后,左权才放了心。
对于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左权始终心怀愧疚,觉得自己没有尽到做丈夫、做父亲的责任。
为了安抚妻子,左权在信中一次次表达着自己的爱意,左权曾情意浓浓地写道:
刘志兰在左权牺牲后也曾带着深情地写道:
世人皆知周总理与邓颖超的神仙爱情,却不知左权与刘志兰的绵绵爱意也令人感动。
图|周恩来与邓颖超
1942年,抗日进入了最为艰难的阶段。这一年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起了几近疯狂的“大扫荡”,一心想要摧毁八路军总部,暗杀彭德怀等高级指挥员。
面对日军的疯狂“围剿”,彭德怀、左权和罗瑞卿决定分头突围,左权自告奋勇,坚决地要求承担起断后和突围的重任。
左权站在山岗上指挥大家撤退,突然,一颗炮弹在左权身边爆炸,硝烟散尽后,左权倒在一片血泊之中,头部被弹片击中,壮烈牺牲。
1942年5月25日,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为了保护彭德怀和中共中央北方局等总部同志转移时,在十字岭突围战中壮烈牺牲,年仅37岁。
图|左权抱着女儿左太北
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安全撤离,左权站到了高处,指挥大家迅速撤离。说实话,作为黄埔军校的优秀毕业生、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的留学生,左权会不知道站在高处更危险吗?
他早已做好了牺牲一切的准备,如果自己的生命能够换来更多战友的安全,那自己所做的一切就是值得的!
这一年,左权的女儿左太北刚刚两岁,年幼的左太北对父亲没有什么印象,直到左太北长大后,提到父亲也只是照片中的模样。左权留下的十几封信成为了左太北对父亲唯一的念想。
图|左太北介绍照片中的父亲
如果不是战争,左权一定会成为一位好儿子、好丈夫,更是一位好父亲。
战争让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更毁灭了一个个幸福的家庭,埋葬了无数的幸福与牵挂。
可是,没有国,何来家!
所以为了民族大义,为了中国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像左权一样的英雄先烈,选择了牺牲自己,成全大爱!
在左权的公葬仪式上,彭德怀几度哽咽,含泪撰写了《左权同志碑文》。
图|左权公祭大会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彭德怀与左权的革命情谊十分深厚,左权的牺牲对于彭德怀来说是莫大的打击。
图|彭德怀
在碑文中,彭德怀动情地说道:
不仅高度赞扬了左权的贡献与能力,更诉说了彭德怀与左权深切的革命友谊,关于彭老总与左权的革命情谊今日暂且不述,且听下回分解。
图|右二左权
为了纪念左权,遂把当时的驻地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图|伟大领袖毛主席
解放后,毛主席十分反对搞个人崇拜主义,但是对于左权,毛主席却亲自破例,将左权县保留了下来,左权县的称呼一直沿用到现在。
左权的牺牲对于我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损失,以左权的资历和能力以及在军中的威望和地位,在1955年的授勋大典上也是一位元帅、大将苗子。
图|彭雪枫
除了英年早逝的左权外,彭雪枫也是一位十分可惜的将领。彭雪枫出身也比较贫寒,好在家中算是书香门第,彭雪枫的文化教育并没有落下。
“五卅惨案”后,彭雪枫毅然决然投身于革命洪流,在东征中表现非常出色。在红军长征途中,彭雪枫率领先头部队,架设浮桥开路,娄山关上大显神威,立下了赫赫战功。
然而就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时候,彭雪枫却牺牲在了八里庄战斗中。小小的八里庄牺牲了我军一员大将,实在是令人惋惜!
彭雪枫作战英勇,有勇有谋,是真正的文武全才,抗日战争中打了不少的胜仗,前途可以说是一片光明,可惜彭雪枫也同样英年早逝,年仅37岁。
图|叶挺
叶挺的名字相信大家也不陌生,叶挺独立团对于我军来说是奠基石一般的存在。早在黄冈起义时期,叶挺就已投身革命。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叶挺积极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紧紧跟随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道路。
1925年11月,叶挺独立团成立,全团2100多人,叶挺担任团长,是中共创建和领导的第一支正规武装部队。叶挺独立团在北伐中担任“先锋”任务,还参加了南昌起义,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南昌起义后,叶挺独立团残部跟随朱德、陈毅等人上了井冈山,与毛泽东的秋收起义部队成功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师。
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叶挺独立团再一次大显神威,22名勇士飞夺泸定桥,强渡乌江天险。随后叶挺独立团又开辟出了草地通道,夺取了哈达铺。
图|飞夺泸定桥
抗日战争时期,叶挺独立团的不少旧部成为了八路军主力,在平型关大战中给予日军重创,随后又参加了四平保卫战、解放天津战役、解放海南岛战役,还参加了广西剿匪。
叶挺独立团全程贯穿于我军的革命历程中,成为了我党不可或缺的存在,叶挺的威名也一直流传了下来。
然而,叶挺本人却早早去世,没有亲眼看到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
叶挺去世后,毛泽东为他发表悼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朱德也写道:“为中国人民和平民主团结而牺牲!”
叶挺的资历才是真的老,笔者认为,叶挺如果不死,最起码也是大将!
图|刘志丹
刘志丹作为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其资历和功绩也不可小觑。刘志丹也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大革命失败后,组织了渭华起义。“九一八”事变中刘志丹组织了西北反帝同盟军,担任副总指挥和参谋长。
这一支反帝同盟军后来成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1935年,红二十六军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成功会师,刘志丹担任副军团长和参谋长。
刘志丹先后身居要职,毛泽东到达陕北后,刘志丹又成为了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任和北路军总指挥,按照刘志丹的发展速度来看,潜力可是相当巨大啊!
可惜的是,在1936年4月的东征中,刘志丹不幸牺牲,年仅33岁。如若不死,刘志丹的发展绝对不会差,周恩来亲自为他题词:“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毛泽东也亲自为他题词:“群众领袖,民族英雄。”
图|毛主席为刘志丹题词
除了左权、彭雪枫、叶挺、刘志丹以外,我军还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可造之材。能力越强,责任越大,这种不甘平凡、不畏强权的精神驱使着他们前仆后继地投身革命之中。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精神支持着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先烈投身于硝烟炮火之中,为心中至高的革命理想奉献一切。这种精神不仅值得学习,值得传承,更值得我们永远瞻仰和尊崇!
图|十大元帅
“一往无前虎山行,拨开云雾见光明;梦里花开牡丹亭,幻想成真歌舞升平!”这句歌词用来形容中国革命历程也非常恰当,笼罩在乌云雾霾之中的旧中国,终有一天得见光明!
只要我们永不放弃,永不后退,终会迎来“歌舞升平”的新中国!
谨以此文纪念左权同志以及千千万万牺牲于战争中的革命先烈。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作者:苏区放牛娃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壮烈牺牲,系八路军在抗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鲜为人知的是,左权将军牺牲的时候,有一人就在他的身边,而且身受重伤,一只眼睛被打瞎,一条胳膊被打断。每当谈起左权将军牺牲之事,他都泪流不止,心
【红色地名的故事】光明日报记者 杨珏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浩左权,英雄之名。“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朱德总司令赋诗悼念的正是左权将军。十字岭左权将军纪念亭邢兰富摄/光明图片1905年,左权出生于湖南
很多人都替左权惋惜,说如果他没在抗战时期的“五一大扫荡”中牺牲,建国后必定能被评为元帅,说共和国欠他一个元帅军衔。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实际上,这种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带有感情色彩的。左权只是八路军参谋长,还是副职,距离元帅的标准还差得远
那一年,他的儿子已经离家整整19年。漫长的19年,终究没能让她迎来一个完美的答案。她在家中的守候,最终还是演化为一个悲情的故事。她是左权的母亲,也是千千万万生存在战争年代里的一位普通农家妇女。1905年,3月。左权出生在湖南醴陵一个贫苦农民
作者:枪骑兵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望远镜是军事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发明,它的诞生给作战指挥提供了很大帮助,也让远程精确瞄准有了实现的可能。在战争年代,望远镜成为将领的标配爱物,例如我军两大战神林彪和粟裕,都有三件完全一致的“贴身珍宝”:望远
左权出生于1905年,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员。曾在苏联留学,毛泽东曾说他是吃了洋面包而消化了的。是不可多得的理论与实践都有的军事家。在惊叹于左权的战绩的同时,他的气魄和为国奉献的勇气也令人敬佩。所以为了国家,她辜负过自己的妻子和儿女,而他们
左权是抗日战争中十分出色的一名将军,作为军队的指挥员,他在军事方面的优秀能力毋庸置疑,他早年从黄埔军校毕业,还是一个非常有文采的人,还曾发表过许多军事方面的理论作品,对于毛主席的思想,他更是研究的十分透彻,可以说我国的军事发展离不开左权将军
前言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很多人将生死置之度外,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人民的解放,左权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最高将领为人们传颂,为了纪念这位高级将领,将他牺牲的所在县命名为左权县,他到底是如何牺牲的呢?日本鬼子为什么会挖出他的尸体
【民族脊梁】我党抗日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左权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95年的历程,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前赴后继、舍身取义,他们的丰功伟绩永垂史册,他们的崇高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今天的民族脊梁,我们去认识
首先,我们看看左权将军的历史。1905年,左权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市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1岁半的时候,左权的父亲去世了。由于家里贫穷,年幼的左权,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打猪草、放牛。几年之后,家里把左权送入了小学,但由于无力支付学费,中途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