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7 22:10:40 | 浏览:184
1938年的春天,八路军在长乐滩的周边等待着日军的到来,他们已经事先接到通知日军今天会途径此处对长乐滩进行袭击,但是八路军已经事先在这里做好了埋伏。
一个瘦高的人站在他带领的小部队前方盯着四周看着,他蹙紧了眉头,正凝眉深思。然后他对他一个战友说道:“现在的队形恐怕还不行,我们需要变换队形,利用长乐滩的这个地理优势对日军的进入进行一个大范围的封锁。”
接着,他的战友也看了看四方,说道:“还是要变吗?这样的话可能会来不及。”他说:“来得及,只是小部分的人要变动一下,其余的不变,因为我想要让我们的队形变成“口袋”形状。”
“口袋形状?”他的战友很疑惑,“是的,口袋形状,给日军先提供一个进入我们包围的入口,这样,以圆圈的形式包围整个范围,待他们全部进入我方的范围之后,在将那个口子封住,这样就可以全部将他们的人纳入我方的攻击范围,一举歼灭。”
他的战友听后恍然大悟,然后非常同意他的想法,接着他们通知士兵移动自己的位置,将队形改成“口袋”状的,接着向他们通传了包围的计策。
这时,日军快要接近了,他们毫无戒备地走进了八路军设下的“圈套。”
他们到了长乐滩发现这里风光很好,一时间放松了警惕,觉得这里不会有八路军的人的,还不知道这次的行动已经被八路军知道了,所以他们沿途都在谈笑,连警戒哨都没有布置多少。
等到他们全部走入了那个“口袋”里,这时,八路军冲了出来将他们团团围住,那个领头的首长一声令下:“打”,其余的士兵开始攻打日军。
那名领头的人就是部队里出了名的“左权”,年仅33岁的他就当上了指挥员,在这次战役中他利用自己精准地判断和计谋将日军打得片甲不留。
日军被打得很惨烈,因为进来的唯一出口也被封住了,所以想逃跑也来不及了,但是左权没有料到日军当下还派了精锐兵前来支援这只部队,但是左权临危不乱,他冷静地安排后方的部队对来的精锐兵进行截击。
在这场战斗中,他们总共歼灭了2000多个敌军,并顺利缴获了大量的辎重。八路军大获全胜,将敌人打得落荒而逃。
1938年,左权被任命为八路军参谋长。
年纪轻轻的左权数次为部队立下战功,因为他精密的作战计划使敌军一旦进入他所指挥的范围便插翅难逃了。刘伯承曾说过:"左权同志部署作战是细致周密的。1936年双十二事变前夜的陕北山城堡战斗,就是一个范例。"
因为当时左权曾参与红军三大主力的战斗,一夜之间歼灭了敌人2个团的力量,这一场场战斗下来让许多人仰慕左权。
因为他的作战计划总是一丝不乱且精密的,场场作战都成功歼灭上千的敌人,为部队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过左权和当时的很多士兵都不同,他虽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但是他从小就显示出了出色的才能。因为聪慧过人,天资难掩,所以他的父母让他8岁就进入私塾读书,中间虽有几次辍学的经历,但是在听说了袁世凯丧权辱国的事之后便立志要成为社会的栋梁。
所以他就一直把书念了下去。1923年之前都在读书的他觉得光靠读书可能还是不能够接触到中国真正面临的难题,所以就去当了兵。
因为他的学识,让他在一进部队就体现出了与别人不一样的眼光,1924年的11月就转入黄埔军校学习。1925年,他陈赓看他非常有才,就推荐他进入中国共产党。这成了他创造辉煌的起点。
左权不仅博学多才,他的意志力也很坚定,这些美好的品质让他得以年少就获得无数的褒奖。加入共产党不到一年的时间,部队就让他去苏联留学,进入莫斯科的中山大学学习,还在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
经过两年的深造让他对战争有了更彻底的认识,他返回部队立了战功之后被任命为总司令部的作战参谋长。
毛主席,朱德、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都曾夸过他。
长征时期朱德称左权是"模范军人",是"钢铁般坚强、狮虎般勇猛"的优秀将领"。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中的《左权军事文选》里说:"左权他吃的洋面包都消化了,这个人硬是个"两杆子"都硬的将才。"
可见他确实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军人模范。
1942年,日军为报复八路军发动的百团大战,对八路军根据地进行了扫荡,重点在于消灭对八路军总部,此时左权挺身而出主动负责断后,但是在十字岭突围行动中,一枚炮弹弹片击中了左权的头部,左权将军牺牲在战场上。
很多人觉得左权将军很可惜,甚至有人认为如果左权将军不牺牲,在建国以后很有可能成为元帅,不过这个说法是很值得商榷的。
因为左权在红军时期的职位一直是军团参谋长,和他同一时期同一级别的人,像是陈奇涵和李达,建国后授衔也是上将军衔。左权担任的最高职位是八路军副参谋长,而当时的八路军正参谋长叶剑英则是十大元帅中的最后一位,所以从资历上来看,左权离评上元帅还能差一些。
如果左权没有牺牲,根据当时的人员配置,他很有可能去东北野战军当参谋长,或者华北野战军当副司令员。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那左权最后授衔很有可能是大将而非元帅,要想当元帅只能是在解放战争中担任某一野战军的正司令员,但是这样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
作者:苏区放牛娃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壮烈牺牲,系八路军在抗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鲜为人知的是,左权将军牺牲的时候,有一人就在他的身边,而且身受重伤,一只眼睛被打瞎,一条胳膊被打断。每当谈起左权将军牺牲之事,他都泪流不止,心
【红色地名的故事】光明日报记者 杨珏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浩左权,英雄之名。“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朱德总司令赋诗悼念的正是左权将军。十字岭左权将军纪念亭邢兰富摄/光明图片1905年,左权出生于湖南
很多人都替左权惋惜,说如果他没在抗战时期的“五一大扫荡”中牺牲,建国后必定能被评为元帅,说共和国欠他一个元帅军衔。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实际上,这种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带有感情色彩的。左权只是八路军参谋长,还是副职,距离元帅的标准还差得远
那一年,他的儿子已经离家整整19年。漫长的19年,终究没能让她迎来一个完美的答案。她在家中的守候,最终还是演化为一个悲情的故事。她是左权的母亲,也是千千万万生存在战争年代里的一位普通农家妇女。1905年,3月。左权出生在湖南醴陵一个贫苦农民
作者:枪骑兵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望远镜是军事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发明,它的诞生给作战指挥提供了很大帮助,也让远程精确瞄准有了实现的可能。在战争年代,望远镜成为将领的标配爱物,例如我军两大战神林彪和粟裕,都有三件完全一致的“贴身珍宝”:望远
左权出生于1905年,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员。曾在苏联留学,毛泽东曾说他是吃了洋面包而消化了的。是不可多得的理论与实践都有的军事家。在惊叹于左权的战绩的同时,他的气魄和为国奉献的勇气也令人敬佩。所以为了国家,她辜负过自己的妻子和儿女,而他们
左权是抗日战争中十分出色的一名将军,作为军队的指挥员,他在军事方面的优秀能力毋庸置疑,他早年从黄埔军校毕业,还是一个非常有文采的人,还曾发表过许多军事方面的理论作品,对于毛主席的思想,他更是研究的十分透彻,可以说我国的军事发展离不开左权将军
前言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很多人将生死置之度外,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人民的解放,左权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最高将领为人们传颂,为了纪念这位高级将领,将他牺牲的所在县命名为左权县,他到底是如何牺牲的呢?日本鬼子为什么会挖出他的尸体
【民族脊梁】我党抗日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左权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95年的历程,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前赴后继、舍身取义,他们的丰功伟绩永垂史册,他们的崇高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今天的民族脊梁,我们去认识
首先,我们看看左权将军的历史。1905年,左权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市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1岁半的时候,左权的父亲去世了。由于家里贫穷,年幼的左权,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打猪草、放牛。几年之后,家里把左权送入了小学,但由于无力支付学费,中途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