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7 22:11:52 | 浏览:201
在《亮剑》中,那个袒护李云龙的副总参谋长就是左权,只可惜在后来的一次日军扫荡中壮烈殉国。如果他不牺牲,那么会被授元帅军衔吗?
1989年11月,经中央军委确定,33人被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的称号,1994年8月,经中央军委审议,又确定增补3人为军事家,两次共计36人。这些军事家中有5位国家主要领导人,10位元帅,10位大将,有11位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牺牲。牺牲人员中就有左权。要成为军事家,军衔至少是大将,否则没有资格参选。但是在这些人中,还有没有评军衔的,比如周恩来、邓小平等,当年他们都不在军队工作,所以最后没有参评。如果以他们的履历,应该会授元帅军衔。军事家要么是元帅,要么是大将,而且最低也是大将。如果这样,那么在新中国成立前牺牲的11位军事家的军衔至少是大将。因此,左权如果没有牺牲并且一直在军队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至少被授大将军衔。大将没有问题,那么元帅了?他是否符合资格?
越往上,条件越苛刻,元帅的标准超过大将。达到大将的标准不一定能授元帅衔,但是元帅肯定达到了大将标准。元帅的标准: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55年授衔的十位元帅他们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时期重要的武装起义的领导者或参与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各个时期的重要领导者,分别领导和指挥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重要的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在授衔时级别很高。左权在1942年就牺牲了,后面的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都没能参与,所以不具有可比性,只能将其生平事迹评点一下。
虽然后面的抗战和解放战争没机会参与,但土地革命和前期的抗战还是参与了。前面谈到元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时期重要武装起义领导者或参与者,这一条左权不符合要求。从1925年到1930年,他都在苏联留学,错过了三大武装起义,没有参与到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尽管如此,他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了不少知识,这为他以后的军事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30年回国后,进入闽西苏区,被委以重任,做了红新12军军长。在红军时期,左权主要是红1军团参谋长,但是参谋长不是军团级别的领导职务,十大元帅在这个阶段基本上是军团级别领导职务,甚至有些大将也是这个级别,比如张云逸当时担任红军副总参谋长,肖劲光是红七军团政委。同样一个军团的林彪是军团长,聂荣臻政委,两人级别一样,最后都被授予元帅军衔,而左权只是参谋长,级别要低于两人。虽然后来一度做到代理军团长,但也只是“代理”。左权在红军时期,他的级别不占优势,授元帅军衔有点困难。
抗战时期,八路军师级、新四军军级、具有一定规模的根据地一级军区领导职务才有资格竞选元帅。左权在这个时期担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后来担任八路军前线指挥部参谋长。虽然在八路军总部工作,但并不是领导职务。当时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三人后来都是元帅,左权跟他们相比,级别低了一定档次。在这个阶段,左权也不占优势。
如果他不牺牲,后来的发展不可限量。毛主席曾说过,“左权他吃的洋面包都消化了,这个人硬是个" 两杆子"都硬的将才”。在抗战中,八路军的决策由朱德总司令和彭德怀副总司令负责,其他工作基本由左权处理。即便如此,哪怕后来参加解放战争,级别可能也只是野战军的参谋长,元帅的条件还是达不到。
综上所述,如果左权不牺牲,新中国成立后还在军队工作,他极有可能授大将军衔,而不是元帅军衔。
左权1942年5月22日晚,八路军总部副参谋长左权很早就从军事会议室回到房间,他从抽屉里拿出纸和笔,给妻子刘志兰匆匆写下了一封家书。这原本是一封普通的家书,不料成为左权生平最后的家书。左权在信的结尾处写道:“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
在我党的军事史上,有这样一位将领,他死后,毛主席为他亲选墓地,彭德怀元帅为其亲笔撰写墓志铭,朱德、林彪等高级将领均为他作诗悼念。是什么样的将领死后如此哀荣备至呢?他就是左权(1905-1942),我国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曾先后参加强
1942年5月,日军对八路军进行大规模扫荡,突袭了前敌指挥部。在最危险的时刻,左权坚决要求断后,掩护群众和指挥部先撤。5月25日,在山西辽县的一场突围战中,一颗炮弹落在了左权的身旁,不幸殉国牺牲了,年仅37岁。左权是八路军的高级将领,担任八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1942年5月,为了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左权作为指挥员,身先士卒,在辽县十字岭地区不幸中弹牺牲。左权牺牲的消息传回中央,
1942年的5月,日军集结了3万人的兵力,试图对八路军在太行山的军事根据地进行“扫荡”。当时左权和彭德怀率领的部队正驻扎在这里,两人商量过后,决定分开行动,各自作战。左权决定由自己断后,带领总直机关、北方局党校等突出重围。5月23日,在一切
左权影响力有多大?牺牲后毛主席为他立下一规矩,沿袭至今未更改。左权将军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牺牲的职务最高的指挥员,1942年牺牲时年仅37岁,毛主席得知消息后,悲痛万分,亲笔题写:“为左权同志报仇”,并立下一个规矩。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942年5月,日本对太行山根据地发起了“大扫荡”,左权指挥一支部队,掩护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机关突围,头部被弹片击中,英勇牺牲。左权是八路军在抗战时期牺牲的最高将领。为了纪念他,彭德怀亲笔撰写并手书了《左权同志碑铭》。很多人会说,左权将军如
【环球网报道 见习记者鲍宇雁】1982年5月的一天,42岁的左太北收到了母亲寄来的一沓信件,那是她的父亲在与妻女分别的21个月里,写给她们的家信,读着这些家书,左太北泪流不止,因为,这是她第一次看见父亲留下的信件,也才知道,原来她有个这么疼
1905年,左权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的一个农民家庭,1924年入黄埔军校一期学习,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黄埔军校教导团任排长、连长,参加了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1925年12月赴苏联学习,先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后转入伏龙
来源:人民网 作者:康鹏核心提示:1941年11月,左权再次写信向党申诉,这封信由彭德怀用电报拍发给中央书记处。然而,中央却一直没有对他的“托派”和留党察看问题进行明确表态。左权牺牲后,林彪非常难过,他对左权的妻子刘志兰说:“左权从黄埔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