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7 22:17:59 | 浏览:3150
左权出生于1905年,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员。曾在苏联留学,毛泽东曾说他是吃了洋面包而消化了的。是不可多得的理论与实践都有的军事家。在惊叹于左权的战绩的同时,他的气魄和为国奉献的勇气也令人敬佩。所以为了国家,她辜负过自己的妻子和儿女,而他们的故事也同样令人惋惜。
左权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家庭的变故让左权的家庭由母亲一人支撑。18岁的左权踏上了他的求学之路,他坚信知识改变命运。与养育他的母亲和这片土地挥手告别。
1925年,左权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赴苏联学习后回国,左权已经参加了多次战争,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这样的左权还是让将士们担心。因为左权此时已经三十多岁了,婚姻还没有着落。1939年,属于左权的姻缘到了。
刘志兰出生于北京,她的家庭条件在那时已经算是很好的,至少衣食无忧。母亲希望刘志兰可以做个有文化的人,便让女儿好好读书。入学后的刘志兰聪明、并且写得一手好字,被同学们称作校花,而后考入北师大女附中。面对山河破碎的中国,刘志兰满怀一腔热血,希望加入革命,来到了延安。她也没有想到,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
一日,刘志兰在宣传大会上慷慨激昂发言,左权在台下,当即发现这个女孩身上发着光,只不过一向不表达情绪的左权,不敢向这个姑娘表达喜欢。他不知道,早已听过左权故事的刘志兰心里也种下了一颗爱情的种子。
而站在台上的刘志兰同样让朱德眼前一亮,这不就是现成的姻缘嘛。朱德旁敲侧击地和刘志兰散步时询问刘志兰的想法,为了撮合刘志兰和左权,朱德、彭德怀和夫人们想方设法为二人创造机会。很快,本来有好感的二人便喜结连理。1939年4月16日,二人结婚。
聚少离多,相濡以沫
左权与刘志兰结婚时,一件像样的婚衣都没有。但是刘志兰没有怨言。左权用俄语对刘志兰说过的一句话,让刘志兰更加坚信他面前的这个男人。
“亲爱的,你是沐浴在革命风暴中最美的花!”
刘志兰对爱情还是有一定美好幻想的,但是战争年代决定了这个想法的不可能。婚后,刘志兰与左权在一起吃饭的时间都屈指可数。左恒作为军中的战士,在那个年代几乎处于三天一小仗,五天一打仗,因此左权对刘志兰充满了愧疚。
1940年,左权的女儿出生。但是左权还是没能陪伴在她的身边,此时正值抗战关键时期。刘志兰给女儿取名为做太北。纪念远在太行山的左权。每次部队发了从日军处缴获的营养品、药品,左权都会给刘志兰寄回去,还会自己买一些小孩子衣服寄给刘志兰。家书是二人之间的唯一联系。
“此时延安的天气,想来一定很冷了。不要冷着这个小宝贝,我俩的小宝贝。”
“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
这些信无不诉说着左权对妻子和儿女的思念。随着抗战形势逐渐恶化,左权曾给刘志兰来信,说如果时局有变,可大胆处理台北问题,不必顾念他。这里大胆处理,是紧要关头,放弃女儿,将她送人。在这个阶段,只能舍小家保大家。
1942年,左权带兵与敌寇在太行山相遇。为了掩护八路军顺利转移,左权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彭德怀说,左权本可以冲出去,但他没有。当时的十字路口集合着物资兵马,他不能丢下战士自己冲出去。他忠诚于自己的革命队伍,在自己岗位上牺牲,年仅37岁。
左权最后一封信寄出去后,仅仅五天便传来了他阵亡的消息。刘志兰痛不欲生,他后悔曾经埋怨左权没有陪自己,也后悔没有和左权一起上战场。虽然二人相处的时间屈指可数,但是这几年中的这十几封家书不难看出,二人的情感情比金坚。
而后在《悼左权》中,刘志兰曾写道:“当得到你牺牲的通知时,陷我于绝望的悲痛中,痛哭、悲泣,释不去郁结的悲哀......”这样的悲哀可能我们无法体会。在战友的鼓励下,刘志兰才重新鼓起勇气,将女儿拉扯长大。时隔多年后,才在战士们劝说下改嫁左权将军的秘书,一同将女儿抚养长大。
左权将军死在了自己的岗位之上,在那个年代,忠孝难两全。对于父母,他也因为这国家的大事将母亲放在国家之后,对于妻子和女儿,左权将军可能更多的是愧疚。左权将军一生征战,在三十岁时遇见刘志兰,可以和他志同道合,她理解自己。左权将军并没有爱错人,左权也说过,刘志兰是他一生之幸。如果他没有牺牲,一定是很好的革命伴侣,相伴到老。
左权1942年5月22日晚,八路军总部副参谋长左权很早就从军事会议室回到房间,他从抽屉里拿出纸和笔,给妻子刘志兰匆匆写下了一封家书。这原本是一封普通的家书,不料成为左权生平最后的家书。左权在信的结尾处写道:“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
在我党的军事史上,有这样一位将领,他死后,毛主席为他亲选墓地,彭德怀元帅为其亲笔撰写墓志铭,朱德、林彪等高级将领均为他作诗悼念。是什么样的将领死后如此哀荣备至呢?他就是左权(1905-1942),我国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曾先后参加强
1942年5月,日军对八路军进行大规模扫荡,突袭了前敌指挥部。在最危险的时刻,左权坚决要求断后,掩护群众和指挥部先撤。5月25日,在山西辽县的一场突围战中,一颗炮弹落在了左权的身旁,不幸殉国牺牲了,年仅37岁。左权是八路军的高级将领,担任八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1942年5月,为了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左权作为指挥员,身先士卒,在辽县十字岭地区不幸中弹牺牲。左权牺牲的消息传回中央,
1942年的5月,日军集结了3万人的兵力,试图对八路军在太行山的军事根据地进行“扫荡”。当时左权和彭德怀率领的部队正驻扎在这里,两人商量过后,决定分开行动,各自作战。左权决定由自己断后,带领总直机关、北方局党校等突出重围。5月23日,在一切
左权影响力有多大?牺牲后毛主席为他立下一规矩,沿袭至今未更改。左权将军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牺牲的职务最高的指挥员,1942年牺牲时年仅37岁,毛主席得知消息后,悲痛万分,亲笔题写:“为左权同志报仇”,并立下一个规矩。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942年5月,日本对太行山根据地发起了“大扫荡”,左权指挥一支部队,掩护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机关突围,头部被弹片击中,英勇牺牲。左权是八路军在抗战时期牺牲的最高将领。为了纪念他,彭德怀亲笔撰写并手书了《左权同志碑铭》。很多人会说,左权将军如
【环球网报道 见习记者鲍宇雁】1982年5月的一天,42岁的左太北收到了母亲寄来的一沓信件,那是她的父亲在与妻女分别的21个月里,写给她们的家信,读着这些家书,左太北泪流不止,因为,这是她第一次看见父亲留下的信件,也才知道,原来她有个这么疼
1905年,左权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的一个农民家庭,1924年入黄埔军校一期学习,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黄埔军校教导团任排长、连长,参加了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1925年12月赴苏联学习,先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后转入伏龙
来源:人民网 作者:康鹏核心提示:1941年11月,左权再次写信向党申诉,这封信由彭德怀用电报拍发给中央书记处。然而,中央却一直没有对他的“托派”和留党察看问题进行明确表态。左权牺牲后,林彪非常难过,他对左权的妻子刘志兰说:“左权从黄埔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