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7 22:23:04 | 浏览:1841
1952年6月1日,毛主席接见了北京八一小学的学生代表,他笑容和蔼,逐一和这些小娃娃握手说话。
在轮到一个留着短发,笑容甜甜的小女孩时,毛主席蹲下来问:“你叫什么名字呀?”
女孩眨巴着眼睛回答:“左太北。”
毛主席知道,当年刘伯承有个遇难的小女儿名叫“刘华北”,于是奇怪地问:“你为什么叫太北呀?爸爸叫什么名字?”
幼年左太北
女孩笑着摇摇头,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叫“太北”,只说父亲名叫左权。
听到左权的名字后,毛主席马上收起了笑容,眉头紧锁地看着她,之后的时间里,不光面露忧伤,还拉住太北的小手,不停的询问她最近的近况,比如妈妈怎么样,生活能否过得去。
临走前,毛主席还专门喊来摄影师,要和她单独拍一张照。这张照片被小太北带了回去,当做珍宝收藏了起来。
那么,左权的女儿为什么叫“左太北”?为什么毛主席听到左权的名字会感到伤心?
毛主席和左太北
革命时期,我军的很多将领都因忙于工作,年纪很大了都不娶不嫁,这让团队里的很多老同志都操碎了心,想给他们尽快找个爱人。
34岁的左权便是如此,他从苏联深造回来后,马上投入国内轰轰烈烈的革命中,职务也一路上升,成了八路军副参谋长,他在事业上是所有人的榜样,但在生活上,却叫朱德总司令操碎了心。
“年纪不小,该考虑终身大事啦!”朱德跟左权见面时,经常对他说这样的话。
但左权却摇摇头,显然是觉得工作更重要,家庭可以先往后放放。
朱德见说不动他,便“自作主张”地当起了媒婆,他和夫人康克清一直在注意年轻合适的姑娘,想给左权介绍过去。
1939年时,朱德夫妇随延安中央巡视团来到抗日前线,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名叫刘志兰的年轻女孩。
刘志兰那年才22岁,长得非常可爱。
刘志兰
她家住北京,是城市贫民,学生时代就积极参加革命,当过民先队长,是北师大女附中的革命主心骨,同时她还是彭德怀爱人浦安修的好朋友,两人在北师大女附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朱德和刘志兰谈过几次话后,对她的外表和文化水平都非常赞叹,觉得这个女孩是新女性中的楷模,跟左权应该能合得来,于是他跟康克清商量:“你觉得志兰(跟左权)怎么样?”
康克清回答:“再合适不过了。”
朱德便美滋滋地找到刘志兰,问:“志兰,这些年革命辛苦了,有心仪的男同志没?”
刘志兰被领导关心,一下子受宠若惊,说自己没有男朋友。
朱德开门见山地说:“你看左参谋长怎么样?他年少有为,待人又尽心尽力,我看你俩挺般配的。”
刘志兰听到左权的名字,心里一暖,没有当面回答。
左权
她曾在一次会议上见过左权,那天他在台上汇报军事情况,刘志兰就在下边认真地听,她发现这个男人学识渊博,而且很有气魄,心里就很崇拜,想着如果自己能找一个这么优秀的人该多好。
朱德见刘志兰不说话,马上拍板道:“那就这样吧,我跟那头招呼一下,你俩先处一处,对了,那小子要待你不好了,你跟我说,我马上收拾他。”
就这样,左权跟刘志兰在撮合下渐渐熟络起来。
刘志兰是个很刚强的女人,非常有主见,她本以为左权也很强势,而两个强势的人碰到一块一定会闹矛盾,可没想到,左权强硬的外表下有一颗温柔的心,他其实非常会疼人,在柔情蜜意下,对他很是喜欢。
而左权单身这么多年,为了工作一直没有找对象,在认识刘志兰后,从她那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心里也有了跟她结合的念头。
1939年4月16日,这对情侣终于修成了正果,在八路军总部大院中结婚,婚后,两人生活和睦,爱情故事在部队中传为佳话。
抗战指挥
没过多久,刘志兰便怀孕了,她因为初孕,对这事没什么经验,心里不免有些恐惧,左权知道后,经常陪在她身边,两人无话不说,氛围非常融洽。
一天,左权正在军中开会,医院那边忽然传来消息,刘志兰生产了,生了个女孩,左权大喜过望,整个下午都非常有精神,由于工作繁忙,他在办公室里连续批了几天公文,直到工作处理完后才骑上马,火急火燎的往医院赶。
看到女儿时,一向沉着稳重的左权有些不知所措,仿佛得到了世间珍宝。他看小孩长得很白,天庭饱满,这点很像刘志兰,而单眼皮这点则很像自己。
过了几天后,左权夫妇找到彭德怀,想让他给小女孩取个名字,彭德怀说:“刘伯承的儿子是在华北出生的,名叫刘太行,那你家姑娘就叫太北吧。”
于是左权的女儿就有了个响亮的名字,“左太北”。
左权和彭德怀
左权因为工作需要,吃住都在八路军总部,那里条件艰苦,分给他的小房子当是卧室又当办公室,他不舍得让妻子女儿独自生活,但又没有钱去请保姆,只好把他们接到总部里一起住。
小太北非常活泼,而且对外界很敏感,经常是白天大玩特玩,玩完后倒头便睡,但到了晚上她又忽然醒来,然后哇哇大哭。
左权一般工作到凌晨,然后鸡叫之前就又起床办公了,一天也睡不了几个钟头,有了小太北后,他晚上更是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常常刚闭上眼睛,马上就被哭声吵醒,要起来给女儿换尿布;
有次他拿着奶瓶喂太北吃奶,太北坑坑哧哧一直不吃,怎么逗都没用,左权拿出温度计给太北检查,发现她是发了烧,鼻子也有点不通,于是赶紧给加了衣服。
早上起床,他顾不上洗脸,先给太北梳洗,穿衣服,一次都没有嫌弃过。
1940年8月,百团大战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左权因为工作繁忙,叫刘志兰母女先行返回延安,启程前,一家三口走到村口留影纪念。
一家三口
刘志兰哭着说:“下次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见面。”
左权微笑着帮她擦泪:“好好照顾我们的女儿,我会经常给你写信。”
然而两人都没想到,这一别便是永别了。
1942年5月底,左权众人被合围在麻田十字岭,同样被围的还有新华社等数千名非武装成员,左权担当大任,亲自率领众人突围。
在即将突破最后一道封锁线时,敌人发现了左权的身影,密集的炮火朝他飞来,左权不躲不闪,高声向大家发布命令,最终被弹片击中,壮烈成仁。
刘志兰在得到消息后,精神恍惚,她怎么也想不到,丈夫竟忽然牺牲了,她以为是假消息,几次到收信处询问是否有左权寄来的信,同志们看到她憔悴的样子,也纷纷落泪。
左权抱着太北
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左权阵亡后,敌人得到了他的尸首,四处招摇示众,过了好几天才埋进土里。日军听说以后,又派人过来查看,他们把左权挖出来拍照,还把照片登在报纸上。
这对刘志兰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她这才相信,左权是真的死了。
这件事也成了左太北永远的痛,她已经两岁了,逐渐懂事起来,她看见母亲天天哭,就奇怪地问:“妈妈你哭什么呀?”
刘志兰不想把悲痛传给女儿,于是默不作声。
后来小太北从学校回来,乖巧地问:“妈妈,保育所放学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来接,我怎么没有呀?”
刘志兰悲从中来,直接热泪横流,她抱紧了太北,说:“不要再等爸爸了,他已经为革命牺牲了。”
左太北还不懂“牺牲”是什么意思,只是明白自己没有爸爸了,伤心地哭了一场。
青年左太北
失去父亲对左太北的影响是巨大的,左权很多昔日的战友都怕太北孤单,竭尽所能地关照她。
就连“暴脾气”的彭老总也意识到了这点,把左太北当成自己的女儿对待,在她面前表现得格外温柔。
每逢回延安的时候,彭德怀都会和妻子浦安修一起,把左太北接到窑洞中来,陪她玩耍,把她搂在马背上驰骋。左太北顽皮爱玩,哪知道面前这个人就是战场上让无数敌人恐惧的大将军,对他可谓是百般“刁难”。
有次彭德怀带她赶集,左太北走到一家卖书的摊位前,不由分说抓起一本带插画的,就要拿走,彭德怀感觉书不对劲,赶紧夺过来,打算自己先检查一下再决定是否购买,这一看,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妥。
原来,这是一本讲妇女生产的书,书倒是好书,可上边的内容不适合小孩子看。
彭老总认为不能买,于是想让小太北另挑一本,太北不愿意了,蹲在地上哭个不停,不买就不起来,彭老总心一软,劝自己:“生理知识也是知识,新青年就是要摆脱束缚,学这些知识也没问题。”还真掏钱给太北买了下来。
太北上学以后,在1952年六一儿童节受到过毛主席的接见,还曾登上天安门城楼,和周总理一起看烟火,周总理亲切的说:“你跟左权长的还真像,要努力成为父亲那样有用的人。”。
长大以后,她到了母亲就读过的北师大女附中上学,由于母亲刘志兰在外地工作,她的饮食起居成了问题。
这时,彭老总又站了出来,说:“叫太北来我家吧,我照顾她。”
刘志兰有点受宠若惊,要知道,彭德怀为人刚正不阿,最讨厌“特殊照顾”这种行为,他一生只给过三名战友遗孤“特殊照顾”,其中两名只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前去慰问,从没有让他们住进家里,这次竟提出把左太北接回家亲自照看。
左太北和母亲
有次,彭德怀带太北散步,谈到左权之死时,他伤心地说:“左权在苏联受过高等教育,后来又打了那么多仗,肯定知道在一发炮弹飞过来以后,还会有接二连三的炮弹落到附近,但他不能躲呀,那么多人等着指挥,他一躲,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这些话深深点醒了左太北,她这才知道,父亲的死并不是意外,他是慷慨赴死的,从他带领大家突围的那刻开始,就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在彭老总的照顾和父亲事迹的鼓舞下,左太北一心扑向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至“哈军工”。
当时陈赓因身体不适,已经退居二线,担任“哈军工”院长。他在得知左太北入校后,不顾身体的安慰,坚持要起床和太北握手。
太北劝他躺下来休息,陈赓却说:“我跟你父亲关系好呀,当时就是我介绍他入的党,现在你父亲不在了,我看见你就跟看见他一样亲!”
太北转眼到了找对象的年纪,但她跟父亲一样一直忙于学习工作。
哈军工
25岁那年,太北经校友介绍,认识了一个身材高大、行为端正的男生,名叫沙志强。
沙志强的父亲也是老革命了,他听说太北是左权之女,非常敬仰,而太北也认为沙志强待人真诚,对她萌发了爱意,两人很快确定恋爱关系,随后结了婚,还生了一个女儿。
1982年,刘志兰给太北寄了一封邮件,里面有左权与她分离的21个月里寄的11封信,她从这些信里感受到父亲对家对国的深明大义,其中一句“我极爱太北”更是叫她热泪盈眶。
继承了父亲的意志后,太北和丈夫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国家建设中去,在军工行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他们生活朴素,一个沙发能坐20年,家中仅有一个旧书架,放不下的书只好堆在床上。
2019年6月25日,左太北在亲人的簇拥下安然离世,享年79岁。
老年左太北
2022年4月19日晚,金东区在集中隔离点发现1例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感染者4:邢某某,女,住址:金东区东孝街道山垅头社区,系此前公布的感染者1钱某某的女儿,4月17日作为密接被管控,并闭环转送至集中隔离点。主要活动轨迹如下:4月15日食尚
情 况 通 报关于宋某某(信息发布人、女童母亲)网上视频举报其女儿被猥亵、殴打一事,源汇区委区政府第一时间成立由纪检、检察、公安、教育、妇联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展开调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关于宋某某举报其女儿在幼儿园被女教师猥亵问
作者:苏区放牛娃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壮烈牺牲,系八路军在抗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鲜为人知的是,左权将军牺牲的时候,有一人就在他的身边,而且身受重伤,一只眼睛被打瞎,一条胳膊被打断。每当谈起左权将军牺牲之事,他都泪流不止,心
【红色地名的故事】光明日报记者 杨珏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浩左权,英雄之名。“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朱德总司令赋诗悼念的正是左权将军。十字岭左权将军纪念亭邢兰富摄/光明图片1905年,左权出生于湖南
很多人都替左权惋惜,说如果他没在抗战时期的“五一大扫荡”中牺牲,建国后必定能被评为元帅,说共和国欠他一个元帅军衔。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实际上,这种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带有感情色彩的。左权只是八路军参谋长,还是副职,距离元帅的标准还差得远
那一年,他的儿子已经离家整整19年。漫长的19年,终究没能让她迎来一个完美的答案。她在家中的守候,最终还是演化为一个悲情的故事。她是左权的母亲,也是千千万万生存在战争年代里的一位普通农家妇女。1905年,3月。左权出生在湖南醴陵一个贫苦农民
前言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很多人将生死置之度外,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人民的解放,左权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最高将领为人们传颂,为了纪念这位高级将领,将他牺牲的所在县命名为左权县,他到底是如何牺牲的呢?日本鬼子为什么会挖出他的尸体
【民族脊梁】我党抗日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左权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95年的历程,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前赴后继、舍身取义,他们的丰功伟绩永垂史册,他们的崇高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今天的民族脊梁,我们去认识
首先,我们看看左权将军的历史。1905年,左权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市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1岁半的时候,左权的父亲去世了。由于家里贫穷,年幼的左权,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打猪草、放牛。几年之后,家里把左权送入了小学,但由于无力支付学费,中途不得不
建德的叶先生有三个女儿,是三胞胎,在上小学。他说自己接到一家楚明眼科的电话,说是其中一个女儿眼睛有远视的问题,让他去给孩子配副眼镜。女儿戴了将近一年,才发现这是一副近视眼镜。1 “楚明眼科”打来电话远视配了近视眼镜?叶先生的三胞胎女儿,今年